一个结构体变量中可以存放一组有关联的数据(如一个学生的学号、姓名、成绩等数据)。如果有 10 个学生的数据需要参加运算,显然应该用数组,这就是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数组与以前介绍过的数值型数组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数组元素都是一个结构体类型的数据,它们都分别包括各个成员项。

目录

一、定义结构体数组

1.1举例说明

1.2定义

二、结构体数组的应用举例


一、定义结构体数组

1.1举例说明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怎样定义和引用结构体数组。

举例:有 3 个候选人,每个选民只能投票选一人,要求编一个统计选票的程序,先后输入被选人的名字,最后输出各人得票结果。

解题思路:显然,需要设一个结构体数组,数组中包含 3 个元素,每个元素中的信息应包括候选人的姓名(字符型)和得票数(整型)。输入被选人的姓名,然后与数组元素中的 “ 姓名 ” 成员比较,如果相同,就给这个元素中的 “ 得票数 ” 成员的值加 1。最后输出所有元素的信息。

#include#includestruct Person//声明结构体类型{char name[20];int count;};int main(){struct Person leader[3] = { "zhang",0,"wang",0,"liu",0 };//初始化结构体变量char leader_name[20];for (int i = 0; i < 10; i++){scanf_s("%s", leader_name, 20);//输入所选候选人姓名for (int j = 0; j < 3; j++){if (strcmp(leader_name, leader[j].name) == 0)leader[j].count++;}}printf("结果是:\n");for (int j = 0; j < 3; j++){printf("%5s:%d\n", leader[j].name, leader[j].count);}return 0;}

运行结果:

程序分析:

定义一个全局的结构体数组 leader,它有 3 个元素,每一个元素包含两个成员 name(姓名)和 count(票数)。在定义数组时使之初始化,将 ” Li ” 赋给 leader[0].name,0 赋给 leader[0].count,” Zhang “赋给 leader[1].name,0 赋给 leader[1].count,” Sun ” 赋给 leader[2].name,0 赋给 leader[2].count。这样,3 位候选人的票数全部先置零。

在主函数中定义字符数组 leader_name,用它存放被选人的姓名。在每次循环中输入一个被选人姓名,然后把它与结构体数组中 3 个候选人姓名相比,看它和哪一个候选人的名字相同。注意leader_name 是和 leader 数组第 j 个元素的 name 成员相比。若 j 为某一值时,输入的姓名与 leader[j].name 相等,就执行 “ leader[j].count++”,由于成员运算符 “.” 优先于自增运算符 “++”,因此它相当于(leader[j].count)++,使 leader[j] 成员 count 的值加 1。在输入和统计结束之后,将 3 人的名字和得票数输出。

1.2定义

(1)定义结构体数组一般形式是

struct 结构体名
{

成员表列

} 数组名[数组长度];

先声明一个结构体类型(如 struct Person),然后再用此类型定义结构体数组:

结构体类型 数组名[数组长度];

如:

struct Person leader[3];//leader是结构体数组名

(2)对结构体数组初始化的形式是在定义数组的后面加上:

= {初值表列};

如:

struct Person leader[3] = {"zhang", 0, "wang", 0, "liu", 0};

二、结构体数组的应用举例

举例:有 n 个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成绩),要求按照成绩的高低顺序输出各学生的信息。

解题思路:用结构体数组存放 n 个学生信息,采用选择法对各元素进行排序(进行比较的是各元素中的成绩)。

#includestruct Student//声明结构体类型{int num;char name[20];float score;};int main(){const int n = 5;//定义常变量struct Student stu[n] = { 1001,"wang",88,1002,"li",85,1003,"liu",98,1004,"zhao",95,1005,"wu",87 };for (int i = 0; i < n - 1; i++)//选择排序{int k = i;for (int j = i + 1; j  stu[k].score)k = j;}if (k != i)//stu[k]和stu[i]互换{Student temp;temp = stu[i];stu[i] = stu[k];stu[k] = temp;}}printf("排序为:\n");for (int i = 0; i < n; i++){printf("%6d %8s %6.2f\n", stu[i].num, stu[i].name, stu[i].score);}}

运行结果:

程序分析:

(1)程序中第 11 行定义了常变量 n,在程序运行期间它的值不能改变。如果学生数改为 30 人,只须把第 11 行改为即可。

也可以不用常变量,而用符号常量,可以取消第 11 行,同时在第 2 行前加一行:

# define N 5

(2)在定义结构体数组时进行初始化,为清晰起见,将每个学生的信息用一对花括号包起来,这样做,阅读和检查比较方便,尤其当数据量多时,这样是有好处的。

(3)在执行第 1 次外循环时i的值为0,经过比较找出 5 个成绩中最高成绩所在的元素的序号为 k,然后将 stu[k] 与 stu[i] 对换(对换时借助临时变量temp)。执行第 2 次外循环时i的值为 1,参加比较的只有 4 个成绩了,然后将这 4 个成绩中最高的所在的元素与 stu[1] 对换。其余类推。注意临时变量 temp 也应定义为 struct Student 类型,只有同类型的结构体变量才能互相赋值。程序 21 行是将 stu[k] 元素中所有成员和 stu[i] 元素中所有成员整体互换(而不必人为地指定一个一个成员地互换)。从这点也可以看到使用结构体类型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