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配置之属性优化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白MyBatis的配置有哪些?

官方文档中文网:配置_MyBatis中文网。

我们还是直接看官方文档中给出的内容:

MyBatis 的配置文件包含了会深深影响 MyBatis 行为的设置和属性信息。 配置文档的顶层结构如下:

configuration(配置)

  properties(属性)

  settings(设置)

  typeAliases(类型别名)

  typeHandlers(类型处理器)

  objectFactory(对象工厂)

  plugins(插件)

  environments(环境配置)

    environment(环境变量)

      transactionManager(事务管理器)

      dataSource(数据源)

  databaseIdProvider(数据库厂商标识)

  mappers(映射器)

ok,看到上面的配置结构,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是我们接触过的,没错,就是environments(环境配置)和mappers(映射器)。我们在建立第一个MyBatis程序的时候,就在mybatis-config.xml配置文件中对它们进行了配置,当时他们是这样的: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configuration  PUBLIC "-//mybatis.org//DTD Config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config.dtd"><configuration>  <environments default="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development">      <transactionManager type="JDBC"/>      <dataSource type="POOLED">        <property name="driver" value="com.mysql.jdbc.Driver"/>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MyBaties?useSSL=tru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root"/>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123456"/>      </dataSourc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s>    <mappers>    <mapper resource="com/jms/dao/UserMapper.xml"/>  </mappers></configuration>

既然如此,我们在对属性进行优化之前,先了解environments(环境配置)的一些内容。

环境配置(environments)

MyBatis 可以配置成适应多种环境,这种机制有助于将 SQL 映射应用于多种数据库之中, 现实情况下有多种理由需要这么做。例如,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需要有不同的配置;或者想在具有相同 Schema 的多个生产数据库中使用相同的 SQL 映射。还有许多类似的使用场景。

不过要记住:尽管可以配置多个环境,但每个 SqlSessionFactory 实例只能选择一种环境。

这是官方文档的内容,其中说可以配置多种环境,也就是说<environment id=”development”>…</environment>可以有多个,我们通过default=”…”选择其中一个,就像下面的例子: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configuration  PUBLIC "-//mybatis.org//DTD Config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config.dtd"><configuration>  <environments default="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development">      <transactionManager type="JDBC"/>      <dataSource type="POOLED">        <property name="driver" value="com.mysql.jdbc.Driver"/>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MyBaties?useSSL=tru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root"/>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123456"/>      </dataSourc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id="test">      <transactionManager type="JDBC"/>      <dataSource type="POOLED">        <property name="driver" value="com.mysql.jdbc.Driver"/>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MyBaties?useSSL=tru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root"/>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123456"/>      </dataSourc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s>    <mappers>    <mapper resource="com/jms/dao/UserMapper.xml"/>  </mappers></configuration>

这里我配置了两个环境,一个id为development,还有一个id为test,但是由于default=”development”,所以我选择的是id为development的环境。

OK,明白了default和id所代表的含义,我们接下来看<transactionManager type=”JDBC”/>事务管理器,还是先看官方给出的文档:

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Manager)

在 MyBatis 中有两种类型的事务管理器(也就是 type=”[JDBC|MANAGED]”):

JDBC – 这个配置直接使用了 JDBC 的提交和回滚设施,它依赖从数据源获得的连接来管理事务作用域。

MANAGED – 这个配置几乎没做什么。它从不提交或回滚一个连接,而是让容器来管理事务的整个生命周期(比如 JEE 应用服务器的上下文)。 默认情况下它会关闭连接。然而一些容器并不希望连接被关闭,因此需要将 closeConnection 属性设置为 false 来阻止默认的关闭行为。

提示:如果你正在使用 Spring + MyBatis,则没有必要配置事务管理器,因为 Spring 模块会使用自带的管理器来覆盖前面的配置。

所以说,事务管理器其实有JDBC和MANAGED两种,但是我们一般都会选择JDBC。

<dataSource type=”POOLED”>数据源:

数据源(dataSource)

dataSource 元素使用标准的 JDBC 数据源接口来配置 JDBC 连接对象的资源。

大多数 MyBatis 应用程序会按示例中的例子来配置数据源。虽然数据源配置是可选的,但如果要启用延迟加载特性,就必须配置数据源。

有三种内建的数据源类型(也就是 type=”[UNPOOLED|POOLED|JNDI]”):

UNPOOLED– 这个数据源的实现会每次请求时打开和关闭连接。虽然有点慢,但对那些数据库连接可用性要求不高的简单应用程序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性能表现则依赖于使用的数据库,对某些数据库来说,使用连接池并不重要,这个配置就很适合这种情形。UNPOOLED 类型的数据源仅仅需要配置以下 5 种属性:

driver – 这是 JDBC 驱动的 Java 类全限定名(并不是 JDBC 驱动中可能包含的数据源类)。

url – 这是数据库的 JDBC URL 地址。

username – 登录数据库的用户名。

password – 登录数据库的密码。

default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 – 默认的连接事务隔离级别。

defaultNetworkTimeout – 等待数据库操作完成的默认网络超时时间(单位:毫秒)。查看 java.sql.Connection#setNetworkTimeout() 的 API 文档以获取更多信息。

作为可选项,你也可以传递属性给数据库驱动。只需在属性名加上“driver.”前缀即可,例如:

driver.encoding=UTF8

这将通过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driverProperties) 方法传递值为 UTF8 的 encoding 属性给数据库驱动。

POOLED– 这种数据源的实现利用“池”的概念将 JDBC 连接对象组织起来,避免了创建新的连接实例时所必需的初始化和认证时间。 这种处理方式很流行,能使并发 Web 应用快速响应请求。

除了上述提到 UNPOOLED 下的属性外,还有更多属性用来配置 POOLED 的数据源:

poolMaximumActiveConnections – 在任意时间可存在的活动(正在使用)连接数量,默认值:10

poolMaximumIdleConnections – 任意时间可能存在的空闲连接数。

poolMaximumCheckoutTime – 在被强制返回之前,池中连接被检出(checked out)时间,默认值:20000 毫秒(即 20 秒)

poolTimeToWait – 这是一个底层设置,如果获取连接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连接池会打印状态日志并重新尝试获取一个连接(避免在误配置的情况下一直失败且不打印日志),默认值:20000 毫秒(即 20 秒)。

poolMaximumLocalBadConnectionTolerance – 这是一个关于坏连接容忍度的底层设置, 作用于每一个尝试从缓存池获取连接的线程。 如果这个线程获取到的是一个坏的连接,那么这个数据源允许这个线程尝试重新获取一个新的连接,但是这个重新尝试的次数不应该超过 poolMaximumIdleConnections 与 poolMaximumLocalBadConnectionTolerance 之和。 默认值:3(新增于 3.4.5)

poolPingQuery – 发送到数据库的侦测查询,用来检验连接是否正常工作并准备接受请求。默认是“NO PING QUERY SET”,这会导致多数数据库驱动出错时返回恰当的错误消息。

poolPingEnabled – 是否启用侦测查询。若开启,需要设置 poolPingQuery 属性为一个可执行的 SQL 语句(最好是一个速度非常快的 SQL 语句),默认值:false。

poolPingConnectionsNotUsedFor – 配置 poolPingQuery 的频率。可以被设置为和数据库连接超时时间一样,来避免不必要的侦测,默认值:0(即所有连接每一时刻都被侦测 — 当然仅当 poolPingEnabled 为 true 时适用)。

JNDI – 这个数据源实现是为了能在如 EJB 或应用服务器这类容器中使用,容器可以集中或在外部配置数据源,然后放置一个 JNDI 上下文的数据源引用。这种数据源配置只需要两个属性:

initial_context – 这个属性用来在 InitialContext 中寻找上下文(即,initialContext.lookup(initial_context))。这是个可选属性,如果忽略,那么将会直接从 InitialContext 中寻找 data_source 属性。

data_source – 这是引用数据源实例位置的上下文路径。提供了 initial_context 配置时会在其返回的上下文中进行查找,没有提供时则直接在 InitialContext 中查找。

和其他数据源配置类似,可以通过添加前缀“env.”直接把属性传递给 InitialContext。比如:

env.encoding=UTF8

这就会在 InitialContext 实例化时往它的构造方法传递值为 UTF8 的 encoding 属性。

看了以上文档,我们主要要了解事务管理器的默认是JDBC,数据源默认的是POOLED。

接下来就只剩下环境配置中<property />标签的内容了,很明显,这就是属性标签,对于配置文件,官方给出的默认的格式是这样的: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和官方这种默认的格式匹配起来呢,现在我们就需要对属性进行优化了。

属性(properties)

这些属性可以在外部进行配置,并可以进行动态替换。你既可以在典型的 Java 属性文件中配置这些属性,也可以在 properties 元素的子元素中设置。

例如:

    

官方文档中是这样说明的,我们将属性在外部配置或在properties的子元素中设置就是对属性的优化。

二、怎么进行属性的优化

1.在java属性文件中配置

(1)首先建立一个属性文件db.properties,其中的内容如下:

diver=com.mysql.jdbc.Driver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Baties?useSSL=tru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
username=root
password=123456

(2)修改mybatis-config.xml配置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configuration  PUBLIC "-//mybatis.org//DTD Config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config.dtd"><configuration>  <properties resource="db.properties">  </properties>    <environments default="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development">      <transactionManager type="JDBC"/>      <dataSource type="POOLED">        <property name="driver" value="${driver}"/>         <property name="url" value="${url}"/>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username}"/>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password}"/>      </dataSourc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s>    <mappers>    <mapper resource="com/jms/dao/UserMapper.xml"/>  </mappers></configuration>

我们通过<properties resource=”db.properties”> </properties>对db.properties文件进行了引用,在这种配置下我们去测试是完全可以的。

(2)直接在元素的子元素中进行设置

我现在先把db.properties文件中的username和password两项删掉,再去将元素内容修改为以下样式:

 <properties resource="db.properties">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root"/>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123456"/>  </properties>

此时我们去测试依旧没有问题。

以上就是对属性的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既可以直接在环境配置中赋值,又可以通过properties文件和元素的子元素堆属性进行配置,当其中有重复的属性配置时,该使用哪一个配置呢?

官方在文档中作出了以下规定:

如果一个属性在不只一个地方进行了配置,那么,MyBatis 将按照下面的顺序来加载:

首先读取在 properties 元素体内指定的属性。

然后根据 properties 元素中的 resource 属性读取类路径下属性文件,或根据 url 属性指定的路径读取属性文件,并覆盖之前读取过的同名属性。

最后读取作为方法参数传递的属性,并覆盖之前读取过的同名属性。

因此,通过方法参数传递的属性具有最高优先级,resource/url 属性中指定的配置文件次之,最低优先级的则是 properties 元素中指定的属性。

(本文仅作个人学习记录用,如有纰漏敬请指正)